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和專題調研活動在青島舉辦
為加快推進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與技術推廣應用,加強裝備支撐保障和技術培訓指導,在黃淮海地區馬鈴薯收獲關鍵時期,6月19日,在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指導下,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馬鈴薯專業組在山東青島舉辦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演示和專題調研活動。
現場觀摩環節,在山東省膠州市膠西街道張家小莊村實地馬鈴薯種植基地,圍繞大壟雙行、雙壟雙行和四壟四行等三種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方式演示了配套機具20余臺套,全方位展示大中小生產規模不同類型馬鈴薯播種、培土、殺秧、收獲、分級等全程機械化機具的功能原理、技術特點和作業效果,講解了各種模式農藝要求、工藝路線、機具配套和生產模式,為各地推進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觀摩現場還邀請了尚書旗、金黎平、呂金慶、楊炳南等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馬鈴薯專業組專家現場點評、答疑授課,專家們就演示機具的作業效果、不同模式的機具配套以及馬鈴薯種植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知識作了生動講解,讓現場觀摩人員深入了解核心關鍵技術、掌握關鍵操作要領。
座談交流會上,各位代表介紹了各省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制約馬鈴薯機械化提升的短板弱項和下一步工作思考。各位專家圍繞推進馬鈴薯機種機收水平提升、破解西南丘陵山區馬鈴薯機械化瓶頸、短板機具研發推廣應用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提出解決方案;專家代表一致認為,下一步要按照“推技術、提單產”的要求,以馬鈴薯機種機收為突破口,積極開展馬鈴薯機具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研制一批好用、實用、耐用的馬鈴薯裝備,著力馬鈴薯機械化生產短板。要分區域、分品種、分地塊、分規模開展試驗示范,總結完善農藝要求、工藝路線、技術模式、機具配套、操作規程、運行機制,形成區域化、標準化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和整體解決方案,促進產業全鏈條技術集成與裝備配套,為提升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王瑞華,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技中心主任程興謨,膠州市副市長徐棟良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馬鈴薯專業組成員,馬鈴薯生產重點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機中心(鑒定站、推廣站)相關負責同志,農機鑒定推廣人員,青島市農機農技推廣人員以及周邊的農機合作社機手、種植大戶等150余人現場觀摩學習。